教资报考人数10年翻66倍,专家:教资热不等于教师热

华谷教育网 2022-10-28 15:56:22 阅读:

         10月26日,距离10月29日全国教师资格证笔试仅剩3天。

据教育部消息,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.2万人次,跃升至2022年的1144.2万人次,10年间翻了66倍。

教师资格证是进入幼儿园和中小学及各类教育机构的敲门砖。有人说,“教资热”的背后是“教师热”,教师成为当下最抢手的职业。但专家表示,“教资热”不能单纯等同于“教师热”。

 

据黑板洞察研究院数据统计,2016年全国教资报名人数为260万人,2017年为310万人,至2018年激增到651万。2019这个数据再次增长,来到了880万人,2020年为990万人。

而到2022年,教资报考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,来到了惊人的1144万。这意味着在10年时间里,教资报考人数翻了66倍。

教育部资料显示,2022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193人。也就是说,同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人数已趋近于高考报名人数。

 

“教资热”不等于“教师热”

这种对于稳定的期望,也是大多数人选择报考教师资格证的原因。

大量网友表示,近年的“教资热”,实际上是“教师热”,教师已然成为当下最抢手的职业。

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获得教师资格,是参加教师招聘的前提条件。但部分人在获得教师资格后,还会在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间作选择,有部分教资获得者并不会参加教师招聘。“所谓‘技多不压身’‘证书多了路好走’。”熊丙奇表示,有网友将“教资热”等同于“教师热”,这一观点并不准确。

熊丙奇称,随着教师待遇与社会地位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选择从教,一些地区的教师招聘也显得很火爆。但是,总体看来,教师招聘还存在冷热不均、性别失衡两大问题。冷热不均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的教师招聘上,发达地区、大城市的教师招聘较热,但在欠发达地区、农村地区,教师招聘还比较冷清甚至出现“零报考”的情况。熊丙奇认为,针对这种情况,一方面需要依靠国家实施的特岗教师计划和优师计划,另一方面则仍需提升教师职业的吸引力。

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,今年7月,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推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,每年为832个脱贫县以及中西部陆地边境县,定向培养近万名本科层次师范生。

“报考优师计划的考生十分踊跃,生源质量良好。85所培养院校26个专业,招录师范生9530人。”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,下一步,官方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出新时代强师计划。

另一方面,熊丙奇表示,教师队伍中的性别失衡问题也需要注意。“五年间,从小学到高中,男性专任教师的比例在持续下降。”熊丙奇称,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待遇、事业发展空间等多个方面。因此他认为,要将“教资热”真正转化成“教师热”,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
“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教、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,这是我国建设教师队伍的目标。”熊丙奇表示,必须持续提高教师的待遇,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。同时,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,各地区须对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,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。

 

 

 

CopyRight 2012--2023 版权所有 武汉华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鄂ICP备16008859号-1